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電玩動漫
過去,曾面試工程師,多數人都喜歡公司做「自有品牌」,一聽到「代工」,就覺技術層次低,沒發展。其實…
不論是那一種代工,要立足必須有其技術面「利基」,例如:台積電的「製程技術」、EMS鴻海的「規模」及「全球運籌」。
有些不起眼的東西,卻舉足輕重。以連結器為例,要做須有很多專利,如果沒有專利,就不能生產、販賣。鴻海做連結器起家,二○一二年為全球前五大,可見其在連結器的競爭力,這也是鴻海能做EMS上的一大支柱(技術、成本)。換句話說,鴻海的連結器,有「自有品牌」,只是不為一般大眾所知;但是,硬體工程師都知道。
同理,台積電的「製程技術」,在IC設計業也有「品牌」,OEM、ODM廠在各自領域間亦有其「品牌」。
再以ODM代工來說,品牌公司找代工,往往只寄一分「規格書」,等到大家呈上設計、報價後比價決標。之後,品牌公司只會提供「外型草圖及規格」,其他所有的設計(硬體、軟體、機構、光學),百分之百由代工廠完成。做ODM代工產品的技術,和做自有品牌完全相同。
所以,科技產業代工,並不會導致技術落後,實則相反。如果能做到大的「ODM代工」,反倒是可以時時磨練最新的技術。
國人切不可把「代工」打入冷宮。建立自有品牌另一個因子,是需要一個「有規模的主場」,如蘋果以美國為主場,台灣人口少,撐不起一個主場。南韓不過五千萬人,也不是個「有規模的主場」,三星能!為何台灣不能?這是兩國基本發展的不同,國人不必媚外。
南韓發展大企業,三星年營收規模達千億美金以上,產品包羅萬象,有能力經營全球品牌。台灣螞蟻雄兵,公司規模小,百億美金已算大公司,宏達電、華碩、宏碁,經營品牌都得穩扎穩打。
但是,企業太大風險高,以三星為例,在智慧手機爆紅的背後,有面板業的白熱化競爭隱憂。在可預見的未來,智慧手機大戰帶來的低利時代,對三星的可能衝擊,值得觀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聶小倩電視劇 , 聶小倩 陳庭妮 , 聶小倩 中視 , 聶小倩線上看 , 聶小倩 陳庭妮線上看 , 聶小倩電視劇線上看 , 搶救21克的愛情 , 莫子儀 , 聶小倩 陳庭妮第一集 , 陳庭妮 , 聶小倩 中視線上看
candycru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