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欣講堂/馬世芳:60年代搖滾倫敦 孕育披頭四
Jun 2nd 2013, 00:39


1960年代的英國,戰後嬰兒潮讓人口數急速膨脹,未經歷過戰爭的青少年們,一股新興活力,期待著有所突破,創造屬於自己的年代。急於改變的社會風氣,在與舊時保守的觀念衝擊之下,深深影響著時尚、藝術及音樂。在31日的欣講堂中,知名樂評人馬世芳分享,60年代搖滾倫敦。

馬世芳說,60年代時尚圈中出現了提倡迷你裙的Mary Quant,捨棄長髮的名模Twiggy Lawson,同時奠定了攝影師的地位與勢力。義大利名導安東尼李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執導的第一部英語電影「春光乍洩」(Blow Up),如實呈現當時英國社會在青少年領導下的劇烈改變。

音樂圈也不遑多讓,以前青少年接觸音樂只能利用收音機,因應需求當時的英國出現了大大小小不同的電台,被後人認為是電台全盛期。不像現在的電台,當時英國法律中在國界內開電台須向政府申請領證、遵守規範的規定,因此許多電台轉向跑去海上船艘中開台,這些海盜電台(pirate radio),最有名的是Radio Caroline,形成另一番電台新風貌。不用遵守規範的DJ們依照自己品味選歌,多元有個性的各式曲風,直接影響到青少年收聽的音樂類型,接受度更廣。

他指出,在這背景下,1964~1965,披頭四以英式搖滾攻占美國市場,隨著其成功,許多英國搖滾樂團紛紛前往美國,當紅程度從排行榜前十名只有一名是美國出身就可得知。在Beatles之後進出美國的Kinks,能寫出猛爆性及悅耳動聽兩種極端的曲風,名曲You Really Got Me包含了後來重金屬的雛形,可說是第一首重金屬歌曲。

與The Beatles同期的英國樂團The who激烈的現場表演,充滿著挑釁意味的歌詞與唱腔,彷彿對著社會怒吼,為壓抑世代發聲的形象,樹立了日後搖滾模範、吉他之神Eric Clapton與Blues breakers合作,翻唱all your love,奠定重搖滾基礎。

馬世芳補充,搖滾的發展不只於此,The animal翻唱The rising sun,勾起老民謠加上搖滾的民謠搖滾流行、加上The Troggs粗糙有力而直接的曲風帶起車庫搖滾精神,被認為跟日後龐克發展有密切關係、還有吉他之神Eric Clapton,鼓王Ginger Baker,還有貝斯手Jack Bruce,三人組成吉他貝斯鼓的搖滾經典編制三人團Cream,把爵士常見的即興演奏帶進搖滾等等,種種的音樂元素讓搖滾更多采多姿。

更多欣講堂訊息,請上【《欣講堂》滿足旅行的想望!】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17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cru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