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MSN 新聞 - 生活新聞
MSN 新聞 - 生活新聞
食安的危機轉機
Jun 18th 2013, 23:50

「食安的危機轉機」(陳奕華報導)

從塑化劑事件到毒澱粉,食安危機連環爆,台灣過去引以為榮的美食王國名號幾近崩盤,重罰跟嚴查,成為目前政府遏止黑心的主軸。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與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直言,台灣長期忽視食品公共衛生,公衛經費嚴重不足,直言這是食安管理系統虛弱的關鍵。衛促會理事長陳美霞教授點出國內「醫療巨人、公衛預防侏儒」的扭曲現象,指出每年9千多億的醫療保健支出,超過九成用在醫療部門,可是公衛部門經費確只有不到5%。

「我們一個食藥工作人員就要服務5萬多人,相對比較起韓國3萬多人,英國2萬人,所以我們食藥人員特別辛苦,在經費上,我們台灣一人分配到34元,但是比較香港是400多元,所以我們要大量投入,其它國家行,為什麼我們不行?」

經費問題外,想查個徹底,人力也有瓶頸!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榮譽理事、台大教授孫璐西指出「稽查關鍵在於倉庫」,應該深入業者生產線與原物料倉庫,確認是否放非食品用的化工原料並了解用途,但是根據2011年全國食品安全會議的統計,全國食安相關人力不過474人,但是全台灣光是有登記的食品業就有五千家,如果加上大大小小店面、攤商,初估有三十萬家,兩相比較差很大,而且不少是稽查人員是女性,稽查時可能被業者惡意擋在門外、阻礙業務執行,建議應該比照環保警察成立「食品警察」,以徹底落實稽查的目的。

「食品衛生安全稽查人員去查訪食品工廠的時候,有的時候會被食品工廠拒絕,拒絕進去裡面查看,可是如果有一個警察人員陪同去,這個警察人員有些食品專業知識的,基本上必須是個警察,是警政單位派出來的人,他陪同這個衛生安全稽查人員一起去看。」

塑化劑後,近來又爆發毒澱粉風波、過期原料事件,「食」再不安心的陰影浮現,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黃鈺生認為,工業用原料屢次入食品,兩次重大事件教訓後,主管機關應該以合作取代分工,確實建立產品履歷與管理流向刻不容緩,應該儘快統整管理食品鏈上中下游,尤其重要的是,應該徹底修改標示,讓消費者理解自己吃的是什麼,不過現在卻是專有名詞一堆,不是專業人士根本很難辨認。「我覺得大陸都做的比我們好,他把食品原料跟食品添加劑分開標示,這是第一個,消費者應該知道這是天然的東西叫做食品原料,這是外加的、可有可無、就是我們不要那麼追求美味那個東西叫做食品添加劑,聽了多了,我們是否不要吃,其次,是否食品添加劑可加個括弧,因為只有十七大類,假如要加這些東西,就應該讓消費者知道。」

把關食品安全,不光是政府,多位學者也認為,業者應該做好自主管理,不應該只追求商業利潤或事後喊冤,台灣營養學會榮譽理事長王進崑強調,沒有落實「專業」是最大危機,業者應該做好人員的再教育與風險管理訓練,建議食品製造或是通路賣場採購人員,應該具備食品技師資格,才能了解食品添加物的相關知識。「現在很重要問題就是在專業化、他有沒有再繼續教育,其次是風險管理觀念。如果你從事食品相關產業的人沒有食品相關專業,那你就來做,你出問題都不曉得,我覺得這種風險管理一定要開始去落實,讓他可以從自己平常原物料、加工過程,所有整個食品加工鏈到消費者,他都必須能夠掌握。」

聽到專家建言,衛生署副署長許銘能表示,跨部門協調非常重要,為避免化學物品流入食品當中,勞委會建立化學雲,登錄上千種化學品,未來食品雲與化學雲互相勾稽,讓流向能更加清楚,此外,關於食品警察的設置,一直都在討論中,不過警政署反映人力調配仍有問題,現階段為了加強稽查能量,近期將和各地衛生局開會討論了解狀況,並進一步與警政署、法務部等相關單位討論在稽查時和地方檢警合作配合的方式。「各地衛生局不需要每次碰到事情直接找上中央,未來直接找檢調、直接找警察局,警察局跟衛生局都在縣市政府的架構底下是處於同樣部門,橫向連結部分比檢調密切,但是法務部這塊需要透衛生署進行溝通討論。」

食品安全稽查人力有限,除了政府與業者,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榮譽理事孫寶年建議,消費者一定也要有危機意識,對於過度標榜物美價廉、天天便宜的食品,應該有警覺心,不要購買長期價格不合理的商品,以免賠上健康。

【加入MSN 新聞粉絲團】

內容來源 :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 : 2013/6/19 07:50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cru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