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5月18日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5月18日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Subscribe to Bloomberg Businessweek

Get Bloomberg Businessweek for 84% off what others pay on the newsstand - that’s like getting 38 complimentary issues!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優先股試點有望推出 銀行股早盤發起沖鋒
Sep 9th 2013, 04:32

銀行股  金融界網站9月9日訊:周一早盤,受相關優先股利好消息刺激,銀行股呈現全線拉升的走勢,其中浦發銀行(行情,問診)、交通銀行(行情,問診)、平安銀行(行情,問診)漲

銀行股

銀行股

  金融界網站9月9日訊:周一早盤,受相關優先股利好訊息刺激,銀行股呈現全線拉升的走勢,其中浦發銀行行情問診)、交通銀行行情問診)、平安銀行行情問診)漲停。

  據報導,優先股的推出正由證監會牽頭,銀監會、財政部、國務院法制辦、人大法工委等聯合積極推進,相關細則由上交所在擬定,爭取在年內推出。

監管層召銀行閉門密議優先股 農行浦發或試點

  記者獲悉,民生、平安、招商、光大、浦發等銀行均將下一步解決核心資本壓力的方向鎖定在優先股。

  盡管中報普遍好於預期,9月對於銀行股仍然不是一個好的季節。

  截至9月4日,民生銀行行情問診)A股股價收盤於9.34元。

  這距離民生銀行可轉債的第一個轉股日9月16日,只剩下不到兩周的時間。而經過兩次分紅后調整的轉股價格,是9.92元。

  可以預見,如果民生銀行股價不在近期實現較快上漲,幾乎沒有投資者會在9月16日選擇轉股。

  “我們尊重股東和投資者的想法,如果轉股會形成賬面虧損,他們肯定是不愿意的。”民生銀行董秘萬青元說:“我們的轉債期限為6年,投資者完全有時間選擇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時點轉股。”

  但是不能等的,卻是民生銀行的資本要求。按照計劃,這批200億元的可轉債一旦轉股,將全部用於補充民生銀行的核心資本。截至2013年半年末,民生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為7.86%。

  民生、平安、招商、光大、中信、興業、浦發、華夏這幾家上市股份制銀行,資本壓力一直大於四大行和城商行,他們選擇的不同融資道路,也決定了能否在銀行融資越來越難的當下,保持住自己的競爭力。

  根據記者獲得的訊息,目前這幾家銀行均將下一步解決核心資本壓力的方向鎖定在優先股。目前監管層定下的試點銀行很有可能是農業銀行行情問診)和浦發銀行行情問診)。

  招行、民生、興業、光大不同融資路

  自浦發2010年10月定增和中信2011年配股之后,招行、民生、興業、光大、平安,成為融資需求最迫切的5家銀行。

  2011年,招行、民生、興業,先后拋出三份不同的再融資方案。

  2011年5月,民生銀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200億元A股可轉債方案;7月,招行公布350億元A+H配股方案;年末,興業銀行行情問診)開始論證自己的定向增發方案。

  與他們同時,上市最晚的光大銀行行情問診),開始準備自己首輪H股IPO沖刺,初步規劃募資300億港元。

  當時無論是A股還是H股,銀行股價已經步入谷底。配股和IPO被認為是激進方案。

  “我們當時已經決定H股閃電配售了,所以A股采取可轉債方案,相對緩和一些,市場比較好接受。”萬青元說。

  “我們2010年剛剛做過配股,2012年如果再配股,投資者有可能不滿意;如果以可轉債而言,又覺得不確定性比較大,萬一達不到行權條件怎么辦?”興業銀行董秘唐斌說:“所以最後選擇了定向增發,一方面融入增量資金,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股東結構。”

  2012年,興業銀行定增募資235.32億元;民生A股方案延期,但是H股順利完成閃電配售募資111億港元;招行方案延期;光大銀行一切準備就緒后,一度傳言9月登陸港交所,但因為投資者報價與管理層預期差距太大,而未能成行。

  2013年,民生可轉債終於在3月上市。而招行的配股計劃,終於也在9月完成。

  目前資本需求最緊迫的幾家銀行,如以新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口徑計算,最新的數據是:平安銀行行情問診)資本充足率8.78%,核心資本充足率7.29%;光大銀行資本充足率9.67%,核心資本充足率7.77%;民生銀行資本充足率9.92%,核心資本充足率7.86%。

  平安銀行解決的辦法是向平安集團獨家定向增發200億元。其董事長孫建一說,相關方案已經上報到監管部門。

  民生銀行仍然希望可轉債能夠有一部分在年底前轉股。目前其股價距離轉股價格還差6毛錢左右,以民生銀行曾經波瀾壯闊的走勢而言,如果市場好轉,達到轉股價格並不困難。

  光大銀行又一年的H股IPO沖刺幾乎被認為又要擱淺。而此前光大集團計劃的通過集團發債向光大銀行增資的計劃也隨著光大金控掛牌推遲而前途未卜。截至發稿時止,光大並未宣布其他補充資本的計劃。

  農行、浦發優先股試點

  對於銀行而言,目前次級資本需求大部分均可以通過減記型二級資本工具補充,而核心資本只能通過利潤計提和股本融資完成。

  實際上,據記者了解,證監會已經數次召集各大銀行董秘,討論銀行通過優先股發行融資的可能性。

  “優先股肯定是解決銀行資本問題的一個辦法。但是現在有好幾種方案,我們還需要等待細則出臺,再研究是否可以采用。”一家上市銀行董秘表示。

  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向記者表示,證監會力推的優先股目前最大的困難在於匯金、各地國資委在內的各大銀行股東,他們並不愿意放棄手中的投票權。

  “如果讓現有的股份直接轉成優先股,匯金肯定是反對的。如果在增發的部分采取優先股形式,對於在大部分銀行絕對控股的匯金沖擊比較小。但是在一些股權相對分散的銀行,大股東如果不認購優先股、二股東認購,但因為銀行業績未達預期,二股東又要求依法行使投票權了,對於大股東仍然有沖擊。”這位人士說。

  據記者得到的訊息,一旦優先股細則頒布,首先試點的兩家銀行,很有可能是農行和浦發。

  兩家銀行均拒絕回應此訊息是否屬實,表示屬於信批內容。

  浦發銀行副行長穆矢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沒有向股市再融資的計劃,短期內資本壓力不是很大。在未來會探索推出監管層鼓勵的發行創設新型資本工具來補充資本。”

  而此前據香港媒體報導,農行行長張云的分析師會議上明確提到:今年完全不需要發新股集資,但是會考慮發行優先股。

  實際上,農行和浦發的資本壓力並不在最緊迫之列。農行資本充足率11.81%,核心資本充足率9.11%;浦發資本充足率11.32%,核心資本充足率8.61%。

  “農行代表匯金控股的銀行,浦發代表股權相對分散、地方國資委主導的銀行,可能會采取不同的方案。”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理.財.周.報 .滕.曉.萌)

  工商銀行(行情,問診):資產質量可控 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宏源證券(行情,問診)研究員:張繼袖

  投資要點:

  8號文影響不大,貸款需求符合預期重視網絡金融發展報告摘要:

  貸款需求符合預期。一季度貸款主要投向一年期以下短期貸款(流動資金貸款),新增貸款利率上浮的比例為48.4%,下浮比例20.6%。工行全年貸款目標9000億,一季度實現2500多億,占比27.4%,符合3:3:2:2預期。收益率方面,一季度85%貸款重定價,貸款收益率有所下降,貸款收益率5.93%,比2012年下降27BP。

  壞賬率可控。截至三月底,工行壞賬余額有800多億,比年初多57億,制造業、批發零售多。地域上仍是長三角(NPL0.99%)、珠三角(NPL0.88%)壞賬率比較高,近期江浙比較穩定,在可控范圍。

  同業資產監管影響不大。同業在工行不屬於盈利性業務,資產收益率不高。工行做同業業務第一原則是為流動性服務;其次是保證不虧,而不是以收益為目的;再次是資金安全性須有保障。另外,工行的同業有授信額度,交易對手至少是股份制銀行,風險可控。

  8號文壓力不大。工行計劃以消化非標產品方式達標國家線,等待年底700多億非標產品自然到期收回后,基本能達標,規則切實可行。

  一季度末理財總額10877億,表內余額1332億,表外余額9545億,其中項目投資占52.4%,與去年相比新增827億,發展平穩。

  網絡金融引起重視。工行高層非常重視網絡金融和大數據挖掘管理。

  工行具有客戶基礎和客戶專業化的數據優勢,將以此為基礎加大關注對客戶的資訊挖掘,未來可能會有自己的電商平臺。

  建設銀行(行情,問診):資產質量穩定 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泰君安研究員:邱冠華

  本報告導讀:

  息差收窄好於預期 成本收入比下降=業績超預期9pc事件:

  業績概述建行13Q1實現歸屬母行凈利潤596億元,同比增長16%,利潤增速大幅超出我們此前預測9pc,實現EPS0.24元、BVPS4.01元。

  投資建議預計建行13年全年凈利潤增速12%,對應13年EPS0.83元,BVPS4.30元,現交易於5.62倍PE,1.08倍PB,給予12個月目標價5.50元。建行經營穩健,ROE水平高,繼續維持增持評級。

  主要亮點1.資產質量保持穩定:13Q1不良貸款余額778億元,較年初僅小幅增長4.2%,不良率0.99%,與年初持平,資產質量保持穩定。預計13年全年,不良率能控制在1%以內。

  2.資本充足優勢明顯:受資本新規影響,13Q1資本/核心資本充足率環比下降69bp/40bp,下降幅度好於同業。現建行資本/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63%/10.92%,大幅高於11.5%/9.5%的監管標準,再加上建行向來資本內生性較好,短期沒有再融資壓力,不會對業務擴張造成實質性制約。

  存在不足1.中收增速略有下滑:13Q1建行實現手續費凈收入289億元,同比增長19%,低於12年4季度30%的同比增速,我們判斷主要由於銀行卡收入增速較12年有明顯放緩。

  與眾不同的認識1.息差收窄好於預期:13Q1期初期末余額口徑凈息差2.64%,環比收窄13bp,雖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好於市場預期。主要因為建行存款重定價大部分在12年,貸款重定價大部分在13年,13Q1息差收窄壓力本身非常大,預期在15bp以上,但通過新增貸款結構調整,實際收窄幅度好於預期。

  2.業績超預期實打實:13Q1撥備計提同比增長28%,撥備覆蓋率271%、撥貸比2.68%與年初基本持平,均符合預期;撥備前凈利潤增速16.9%>撥備后凈利潤增速15.7%,業績實打實超預期。

  3.成本收入比待觀察:13Q1建行成本收入比僅23.55%,環比下降1.6pc,為上市以來最低水平。營業收入增速14%<凈利潤增速16%,凈利潤超預期成本端表現出色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如此低的成本收入比到底是因為成本控制出色還是因為主要支出都被安排在2-4季度,尚有待觀察。

  農業銀行(行情,問診):風險收益的美妙平衡 謹慎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泰君安 研究員:邱冠華

  本報告導讀:

  存款來源農戶小額存款的累積,成本低;貸款支援優質企業和個人客戶,風險小;風險收益的平衡形成農行縣域業務的穩定收入和獨特競爭優勢。

  事件:

  近期我們參加了農行在云南嵩明組織的反向路演,更深入地了解了農行縣域業務運作模式及其核心競爭優勢。

  縣域存款:品牌 網點 產品,涓涓細流匯成大川農行依靠農戶小額存款沉淀及少量支付結算手續費收入,積少成多:

  品牌=絕對安全,低利率可維持:2012年農行縣域存款付息率1.76%,較全行平均水平低8bp。縣域存款具有單戶數額小、議價能力低的特點,同時調研顯示,農戶對存款要求——安全性>便利性>利率高,對存款價格敏感度較低。故我們判斷在“農行=絕對安全”的金字招牌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農信社、農合社的存款價格戰對農行造成的沖擊將遠小於預期。

  網點=足不出村,競爭對手很少:以支行柜臺 自助設備為基礎,以惠農通便民支付點為延伸,農行已實現全國84%的鄉鎮和64%的行政村的物理機具覆蓋,能構成競爭的僅有當地農信社。以嵩明這一較發達的昆明近郊縣為例,其余三大行中僅建行在縣城設有網點,村鎮一級唯余農行一家獨大。

  產品=依托惠農卡,客戶黏性高:農行通過各項便利服務牢牢黏住客戶。

  目前農行惠農卡的農戶覆蓋率已接近40%。惠農卡 惠農通完全可滿足農戶日常資金需求。農戶持惠農卡即可在村里小賣部內的惠農通便民點查詢、消費、轉賬、繳費及小額取現;而安裝農行惠農通POS機的農村商戶必須在農行開戶,結算資金及儲蓄存款均沉淀在農行。此外,理財等其他金融服務資訊亦在便民點張貼,滿足農戶更高需求。

  縣域貸款:資產質量為先,定位中高階優質客戶農行縣域貸款收益率較全行高47bp,考慮風險主要定位中高階優質客戶:

  強農旨在重點支援優質公司客戶:農行縣域對公貸款主要面向農村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縣域工業化及農村資訊化的當地龍頭企業,小企業由農信社兜底。平臺貸方面以云南為例,不良率僅0.1%,96.8%在省市級政府。

  富農旨在做好優質個人客戶服務:縣域個人貸款客戶僅面向有抵押、有聯保的種養大戶。以我們參觀的多戶聯保的魚塘為例,每戶貸款不超3萬。

  投資建議:縣域業務護航,彰顯差異化投資價值我們更加堅定地認為農行將成為國家推進城鎮化戰略的最大受益行。近期在經濟增速不達預期及監管政策組合拳下,我們全面下調了銀行業投資評級及盈利預測,但不改我們對農行超越可比大行的投資價值的認可。預計農行13年全年凈利潤增速10%,對應13年EPS/BVPS0.50/2.66元,PE/PB4.99/0.95倍,下調至謹慎增持評級,城鎮化主題預期等待兌現。

  中國銀行(行情,問診):息差穩健 中性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平安證券 研究員:勵雅敏 王宇軒

  事項:

  中國銀行一季度歸屬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8.2%至398億元,EPS0.14元;貸款和存款分別環比增長6.7%和7.6%,凈息差環比4Q12收窄1bp至2.22%,不良余額環比增長1.5%,不良率環比下降5bps至0.91%,撥備覆蓋率244.2%,撥貸比2.21%,核心及總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33%和13.23%,ROE18.86%,ROA1.28%。

  平安觀點:

  資產結構向高收益資產調整、1Q13息差表現穩健中行一季報歸屬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速超越我們的預期(5.9%)。該行總資產余額在4Q12環比下降0.5%之后,1Q13恢復增長,但資產結構出現調整,高收益資產占比正在提升,具體表現為:1)貸款增長恢復,4Q12貸款余額環比下降0.8%之后,1Q13環比增速反彈至6.7%的較快水平,貸款占總資產余額的比重亦從4Q12的54.1%回升至55.3%;2)同業資產增速略有放緩,1Q13同業資產余額環比增長11.5%(4Q12環比增長12.9%),占總資產余額比重上升至9.7%(4Q12占比9.1%),但其中收益較高的買入返售類資產迅猛增長,余額環比增速達153.9%(4Q12環比增速僅1.0%),占同業資產的比重從4Q12的8.5%上升至19.4%;3)債券投資繼續壓縮,當季余額環比下降0.3%,繼4Q12環比下降3.0%后,再次出現余額壓縮,占總資產比重下降至16.6%(4Q12占比17.4%)。可以看到,貸款、買入返售資產等高收益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正在提升,正是這種在確保總資產規模不迅速膨脹前提下的資產結構調整,確保了該行一季度息差的穩健表現(環比4Q12僅下降1bp)。這種調整力度能否得到保持,對該行年內的息差表現非常重要。

  不良率環比下降、撥備計提力度略有增強中行1Q13不良余額環比僅增長1.5%,是已披露業績銀行中最低的增速,同時,不良率環比下降5bps至0.91%。我們測算,加回核銷后不良余額環比增長2.6%,增速依然較低,資產質量相對穩健。同時,一季度撥備力度略有加強,當季未年化信用成本12bps,12年四個季度單季信用成本均未超過10bps,但撥貸比依然環比下降4bps至2.21%,我們認為,未來撥備力度仍有進一步上升的必要。

  維持“中性”評級:基於對年內息差穩健表現的預期,小幅上調中行2013-14年歸屬股東凈利潤增速從5.2%和9.8%至8.6%和10.1%,預測2013-14年EPS分別為0.54、0.60元,BVPS分別為3.37、3.93元,對應4月25日收盤價2.90元動態P/E分別為5.3、4.9倍,動態P/B分別為0.9、0.7倍。業績增速處於行業較低水平,股價彈性較弱,維持“中性”評級。風險提示:區域性資產質量風險爆發,出臺針對同業業務的監管新規。

  北京銀行(行情,問診):特色金融勢頭良好 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宏源證券 研究員:張繼袖

  投資要點:

  文化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規模擴大小貸工廠發展迅速與政府平臺加深合作報告摘要:

  特色金融發展態勢良好。一季度末累計發放文化金融創意貸3000余筆,500余億。科技金融貸款余額350億。2012年北京銀行發布《科技金融三年發展規劃》,預計未來3年新增貸款1000億。綠色貸款余額70余億。近期與IFC簽署第三期CHUEE(中國節能減排融資項目)合作協議,與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簽訂戰略合作,為emca會員提供意向性授信100億。

  立足中小企業發展小貸工廠。2012年末,中小企業貸款余額1908.3億,同比增加379.4億,增速24.8%。2013年一季末,貸款余額2053.8億,首次突破2000億。2009年在中關村(行情,問診)分行海淀園支行成立中小微信貸工廠作為專營支行,截至2013年4月末,貸款余額32.5億,不良率0。貸款利率水平15.67%,而中關村分行11.68%,總行10.73%,盈利能力較強。服務對象50%以上科技型企業。原來平均每筆貸款時間3周,小貸工廠只需2-5天,貸款發放整體時間比轄內其他支行縮短20%以上,效率提升明顯。

  坐擁政府平臺成就優勢。北京銀行與政府及行業協會長期有深度合作。一方面合作重點北京政府重點項目作為投資渠道,同時有效控制風險;另一方面,與北京市政府試行“風險補償金”項目,政府與銀行共同構建資金池,將政府作為融資平臺。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13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6.73億元,增長17.11%,每股收益1.55元,每股凈資產9.29元,維持增持評級。

  華夏銀行(行情,問診):業績超預期 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安信證券 研究員:許敏敏

  業績超預期:2012年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28億元,同比增長38.76%。1季度實現凈利潤29.5億元,同比增長25.5%,都是超出預期的。去年業績增長主要靠規模和費用節約(包括經營費用和撥備);今年1季度類似。

  息差下降:去年全年凈息差同比下降10bp至2.71%,今年1季度環比去年4季度下降7bp,主要是由於資產端收益率明顯下降,負債成本1季度是下降的。

  中間業務增長穩定:手續費凈收入2012年和2013年1季度分別同比增長36%和44%,增速較快的是托管、代理和信用承諾類業務。

  但目前華夏銀行非息收入占比不到13%,在上市銀行當中仍然是偏低的。

  零售占比提升但貸款仍以對公為主:去年末零售占比較中期提升1.7個百分點至14%,活期存款占比提升1.9個百分點至34%。

  1季度存貸款增長穩定:去年末存款較3季度流失,1季度則恢復增長,今年1季度存貸款環比增速分別為6.6%和5.3%。

  不良增加趨勢好於同業:不良率去年4季度和今年1季度分別環比上升3bp和2bp,去年下半年逾期率增加10bp但逾期產生率較上半年下降。去年信用成本比2011年低24bp,1季度低於去年同期10bp。

  撥備率2.82%。

  投資建議:華夏銀行資產質量變化趨勢處於行業中上游水平,撥備充足,結構逐步優化但目前仍以對公業務為主,我們預計華夏銀行2013年凈利潤增速為13.3%,對應2013年PE和PB分別為4.81倍和0.82倍,估值偏低,維持“增持-A”評級。

  風險提示:經濟掉頭向下、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

  交通銀行(行情,問診):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仍可提高 推薦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北證券(行情,問診) 研究員:唐亞韞

  報告摘要:

  交通銀行目前已經建立了產品業務覆蓋全的電子銀行體系,涵蓋傳統的存貸結匯,對公對私和國內國外業務;已經有6大類服務和三大條線;對主要服務的覆蓋水平達到8成以上;已經成為交通銀行服務客戶的主渠道。交通銀行的電子銀行業務分流率12年底達到73.17%;2013年4月末突破76%;在電子銀行的多個領域在業內創立了領先優勢。

  2009年初,交通銀行建立了走國際化,綜合化道路,建設以財富管理為特色的一流公眾持股銀行集團的發展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交通銀行積極建設兩個平臺三個中心;他們是全球金融服務平臺和全球財富管理平臺;全球結算中心,清算中心和融資中心;從遠景規劃的未來發展看,交通銀行將繼續堅持兩平臺和三個中心的建設,目標是到2015年境外機構資產規模占比保持在7%以上;境外機構數量達到15家。

  從綜合化經營看,交行是上市銀行中金融牌照最多一家,有6家非銀牌照;子公司對母行的貢獻持續提升;從未來的發展目標看,力爭到15年,盡快實現境內綜合化經營全牌照,不斷提升對集團的貢獻度,預計總資產復合增長率達到20.88%,達到1475億元;AUM從目前2504億上升到3800億,對母公司的利潤貢獻度達到2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6.54%;總資產占比達到1.5-1.8%;凈利潤占比達到3-3.5%。

  我們預測交通銀行2013年和2014年分別實現凈利潤為655.46億元和732.84億元,維持推薦評級。風險點主要是宏觀經濟下滑導致貸款需求進一步萎縮和不良貸款的暴露程度超過我們的預期。

  特別提示:根據東北證券“東證3號”和“東證融通一期”的報告,截至2013年3月31日,這兩個產品合計持有“交通銀行”410萬股,占流通股本的0.01%。研究報告作者對於這兩款產品的過往以及未來的可能增減操作不知情。

  中信銀行(行情,問診):對公業務優勢應當堅守 推薦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平安證券 研究員:勵雅敏 王宇軒

  投資要點:堅守對公業務優勢就是差異化競爭力中信銀行貸款結構正在向對公/零售均衡發展,對公業務仍主導存款增長。從定價上看,公司貸款定價能力較強,但公司存款成本較高,同時在零售貸款定價及零售存款成本上均無優勢。展望未來,我們認為,中信應當保持其在對公貸款定價上的優勢,而在對公存款成本上的差距需盡快彌補,通過供應鏈融資加大中小企業結算資金吸收力度,進而提升公司活期存款占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路徑。在當前充滿變化的行業大格局中,銀行傳統對公業務的市場盡管會受到金融脫媒的影響有所萎縮,但仍將是銀行最重要的業務領域之一,亦能為銀行提供廣闊的新興業務資源。作為一家傳統上以對公業務見長的銀行,中信若能堅持並拓展在對公業務上的既有優勢,保持現有的穩健增長模式不出現重大變化,就是其在當前銀行業變革大潮中最大的差異化競爭力。

  成本投入加大、成本收入比上升在成本管理思路上,新任管理層更加強調為保證長期業務發展潛力而進行的當期費用投入,對網點擴張速度亦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預計從13年開始,中信在業務費用、系統及網點建設上的投入將更加積極,這也將帶來成本收入比在此前較低的基礎之上穩步提升。13、14年成本收入比預測分別為34.0%、35.4%,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成本收入比會維持在35%左右。

  13年內資產質量風險繼續暴露、預計14年末撥貸比達標12年下半年,中信銀行90天內逾期貸款和關注類貸款增速均居上市銀行前列,這將導致資產質量在13年面臨來自逾期和關注類貸款自然向下遷徙的壓力,同時,新任管理層對資產質量認定的標準更加審慎。我們認為,資產質量風險持續暴露的趨勢將貫穿13年全年,至13年末不良率將進一步上升至0.92%。同時,新任管理層希望撥貸比盡快達標,自12年下半年以來,撥備力度明顯增強。

  我們預計,中信將在14年底實現撥貸比達標,13、14年信用成本預測分別為60bps、43bps。

  維持“推薦”評級:維持中信銀行13、14年歸屬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10.6%和11.2%的預測,對應EPS分別為0.73、0.82元,BVPS分別為4.91、5.75元,以5月28日收盤價4.45元計算,13、14年動態P/E分別為6.1、5.5倍,動態P/B分別為0.9、0.8倍。13年內資產質量風險將持續暴露,13-14年均將面臨較大撥備壓力,同時亦將面臨業務結構及經營理念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但在經歷了前期的下跌之后,當前股價安全邊際充足,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新的區域性資產質量風險爆發、業務結構調整出現重大波折。

  浦發銀行(行情,問診):不良區域集中 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泰君安 研究員:邱冠華

  本報告導讀:

  一季度浦發銀行息差環比收窄幅度偏大歸因於重訂價貸款占比較高。

  事件:

  業績概述浦發銀行13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母行凈利潤89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超我們此前預測3pc;一季度實現EPS/BVPS為0.48/10.02元。

  投資建議:預計浦發銀行13年凈利潤增速13%,對應EPS/BVPS2.07/11.17元,PE/PB4.78/0.88倍。浦發經營作風穩健,當前較低的估值水平已充分反映市場對息差收窄和不良反彈的預期,給予未來12個月目標價14.51元,增持評級。

  主要亮點1.非息收入大幅增長:一季度非息凈收入同比大幅增長67%,環比增長31%,原因有二:①債券承銷、財務顧問等投行收入大幅增長;②債券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收益爆發式增長。

  2.債券資產規模上升:一季度末債券資產較年初大幅增長42%,主要歸因於應收款項類投資較年初大幅增長138%。我們預計應收款項資產中高收益的信托受益權資產占比超過70%,有利於拉高生息資產收益水平。

  3.中小企業融資發力:一季度新增中小企業(四部委口徑)貸款728億元>一季度新增貸款709億元,客戶重心下沉戰略效果開始顯現。

  與眾不同的認識新增不良集中於溫州地區:加回核銷后,一季度末真實不良率為0.63%,不良反彈壓力較大。但我們判斷一季度不良反彈與地方平臺及鋼貿貸款相關性較小:①一季度新增不良貸款溫州地區貢獻超過60%,行業分布主要集中於制造業;②地方平臺貸款較年初下降148億元,無逾期,無不良;③鋼貿貸款余額較年初下降12%至204億元,新增不良較少。

  存在不足1.息差收窄幅度較大:一季度凈息差環比大幅收窄21bp至2.30%,導致凈利息收入環比下降4%。息差收窄主要源於資產端重訂價節奏緩慢:12年貸款重訂價僅完成40%,超過50%的貸款在13年一季度完成重訂價,直接拉低凈息差水平。我們預計凈息差見底或在二季度之后。

  2.不良反彈仍在繼續:①一季度末不良率較年初上升1bp至0.59%,加回核銷后真實不良率為0.63%;②關注類貸款較年初大幅上升15%,關注貸款率較年初提升10bp至1.2%;③逾期貸款較年初大幅上升23%,逾期貸款率較年初提升16bp至1.05%;不良反彈壓力依然較大。

  光大銀行(行情,問診):資本狀況需要H股IPO盡快完成 推薦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平安證券 研究員:勵雅敏 王宇軒

  事項:

  光大銀行一季度歸屬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16.1%至80億元,EPS0.20元,貸款和存款分別環比增長5.2%和9.2%,凈息差環比4Q12擴大3bps至2.45%,不良余額環比增長12.3%,不良率同比上升5bps至0.79%,撥備覆蓋率305.5%,撥貸比2.43%,核心及總資本充足率分別為7.53%和9.90%,ROE26.9%,ROA1.36%,成本收入比25.8%。

  平安觀點:

  業績小幅超預期、撥備力度不足光大一季度利潤增速小幅超我們的預期(14.1%),但我們認為撥備力度不足是導致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原因。據我們測算,光大一季度加回核銷后的不良產生率為13bps,在所有上市銀行中僅低於中信(19bps)、交行(17bps)和民生(15bps),加回核銷后不良余額環比增長18.4%,僅次於中信(26.6%)、興業(26.3%)、民生(19.7%)和交行(19.2%),資產質量壓力較大。但該行一季度貸款減值損失同比下降18.5%,未年化信用成本僅7bps,為上市銀行最低水平,也是16家上市銀行中唯一一家僅有個位數水平的信用成本,由此導致撥備覆蓋率和撥貸比分別出現環比34個百分點和10bps的下降。預計年內資產質量壓力仍較大,13年不良率上升至0.84%,2-4Q有加大撥備力度的必要,預測全年信用成本50bps,13年末撥備覆蓋率和撥貸比分別為319.6%和2.69%。

  板塊最低的核心資本充足率需要H股IPO盡快完成一季度7.53%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已是板塊最低,9.90%的總資本充足率僅略高於在新規下200億轉債不能計入附屬資本的民生銀行(行情,問診)(9.87%),光大當前的資本狀況迫切需要其H股IPO盡快完成,否則將對其信貸額度、網點擴張等一系列問題產生實質性負面影響。在H股中資銀行中,與光大業務模式最接近的中信銀行目前僅交易在0.7倍13年P/B,我們認為,管理層在權衡發行價格與資本補充的迫切性上的兩難選擇,導致本次IPO進程、發行時點以及最終定價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應收款項類投資規模一季度繼續擴大我們曾在光大銀行12年年報點評中指出,4Q12應收款項類投資余額從0增長至2621億元,其中主體為受益權轉讓和金融機構理財產品,我們認為其中的大部分應當與非標類理財產品有關。一季度應收款項類投資余額環比增長20.3%,占總資產比重進一步上升至13.0%(12年末占比11.5%),隨著銀監會8號文在一季度末的出臺,我們預計光大從二季度開始將面臨資產結構調整的壓力。

  維持“推薦”評級:維持光大銀行13-14年歸屬股東凈利潤增速16.0%和10.2%的預測,預計13-14年EPS分別為0.52、0.58元,BVPS分別為3.26、3.59元,對應4月26日收盤價3.00元動態P/E分別為5.7、5.2倍,動態P/B分別為0.9、0.8倍。資本補充需求迫切,但H股IPO進程仍存不確定性,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H股IPO進程受阻、新的區域性資產質量風險爆發。

  南京銀行(行情,問診):增長偏平淡 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海通證券(行情,問診) 研究員:戴志鋒 劉瑞

  南京銀行公布2012年年報和2013年一季度財務報告總結:2012年凈利潤40億,同比增25%;其中凈利息收入、營業收入和撥備前利潤同比18%、22%、23%。2013年一季度凈利潤12億,同比增15%;其中凈利息收入、營業收入和撥備前利潤同比19%、11%、15%。

  亮點:(1)資產質量總體穩定:4季度不良率略有上升,1季度環比持平;關注持續下降;但12年底逾期上升較快。(2)2012年每股分紅0.41元(含稅),股息率水平約為4.5%。(3)核心充足率保持高位:11.%。不足:收入增長偏平淡:

  12年收入增速22%,1季度同比11%;考慮其規模增長,略顯平淡。處於城商行的低階。預計2013-14年EPS為1.55和1.75元,“增持”評級,目標價9.9元,對應13年1倍PB。

  點評:

  凈利息收入平穩增長,資金業務保持優勢。4季度凈利息收入環比增5%:①、資產規模增長,生息資產和計息負債環比增3%和4%,貸存環比增3%和2%;②凈息差有所擴大,根據我們的測算4季度凈息差2.38%,較3季度增長9bp;③資金業務保持優勢,全年來看債券利息收入同比增31%,占比15.4%,提升0.2個百分點;存放同業和拆出資金利息收入分別180%和205%。

  1季度利息收入環比增9%,主要原因是資產規模擴張:生息資產和負債環比增14%,貸存環比增6%和14%;其中應收款項類投資環比增長206億(主要為他行理財產品)。

  1季度手續費收入快增。4季度凈手續費收入環比增3%,全年同比增27%。從結構來看:①年末委派理財余額474億,同比增348億,推動代理收入和托管收入同比增73%和66%;②債券承銷量增加,投行收入同比增63%;③結算和銀行卡收入同比增73%和20%;④受監管政策影響,信貸承諾和顧問費收入同比降14%和13%。

  1季度手續費收入環比增23%,可能主要來自於創新業務推動。

  其他非息收入波動較大。4季度凈非利息收入1.1億,1季度0.7億,這塊收入季度波動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債券投資占比高,達到生息資產的25%-30%,而債市波動直接影響公允價值損益項,從而導致其他非息收入波動比較大。

  費用和撥備基本穩定。4季度成本收入比29%,全年30%,同比降1個百分點;全年費用支出增加18%,低於收入增速。

  1季度成本收入比26%,同比降2個百分點。費用水平保持穩定。

  4季度風險成本0.41%,環比降30bp;全年風險成本0.69%,同比降10bp。1季度風險成本,0.47%,同比降13bp。目前公司撥備覆蓋率312%,撥貸比2.58%。公司撥備覆蓋水平較高,未來撥備將保持平穩。

  不良率穩定,但逾期上升較快。4季度公司不良率0.83%,環比升5bp,延續了3季度不良率上升的趨勢,但速度比較緩慢;去年不良凈產生率0.33%;關注類貸款占比2.69%,環比降31bp;但逾期貸款增長較快,年末余額12億,較年中增加4.7億,其中1年內逾期增加5.8億。1季度不良與年初持平,關注占比2.43%,資產質量總體穩定,趨勢有待觀察。

  資本充足率總體穩定。1季度末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1.02%,較年初降1.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3.67%,較年初降1.3個百分點。2012年每股分紅0.41元(含稅),股息率水平約為4.5%。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大幅下滑。

  招商銀行(行情,問診):起步初期猛發力 強烈推薦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民生證券 研究員:李少君

  事件概述:我們在2013年5月15日調研了招商銀行,對小企業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的客戶拓展、經營模式、定價與風控進行了深入了解,主要內容如下。

  分析與判斷:獲客仍以零售老客戶為主,新客戶批次開發起步中公司小微貸款業務從2012年開始大規模啟動,客戶拓展規則是首先發揮原有零售客群的優勢,從老客戶中挖掘小微企業客戶。與零售條線中現有的潛在客戶數,公司小微客戶還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從存量零售客戶中挖掘的優勢在於風險較小,公司通過原有業務(例如財富管理)對其有更好的資訊掌握。

  客戶拓展的第二條思路是批次獲取新客戶,主要方式歸納為“點線圈面”:

  1)所謂點是指傳統的客戶轉介,包括老客戶轉介、員工-客戶轉介,以及遠程空中渠道;2)圈是指通過組織小微客戶俱樂部等方式,系統化、組織化的轉介客戶;3)線是指通過供應鏈的上下游,以核心企業為中心尋找零售終端和上游供應商中的潛在客戶;4)面是指通過異業聯盟的方式整合合作,例如和商會、協會開展合作,批次獲取小微客戶。目前批次獲客處在啟動和推進的階段,獲客數量提升空間大。

  零售式做小微,系統化管風險,標準化控成本公司經營小微貸款采取零售制,區別於同業的管戶制。客戶經理負責前端的業務拓展,業務后續的風險管控和綜合經營更多采用系統化的方式做。具體到風險管控,公司采用集中預警和催收一體化的管理方式,總行制定風險管理規則,通過系統觀測客戶貸后的變化,包括結算資金異動情況、人行征信系統、工商登記、法院訴訟等。客戶經理不需要做現場的貸后回訪,原則是盡職免責。

  在小微業務的人力成本控制上,公司主要采取優化流程的方式,去年公司著力提高了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同時還啟動了流程集中化,開始建立總行集中的小微貸款審批,經過這兩項革新,小微貸款業務的作業成本得到改善。

  兩小規模快增,重抓定價提高資產收益雖然公司小微貸款業務全面大規模啟動的時間不長,但規模擴張速度可觀。

  今年公司計劃小微貸款在零售貸款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小企業貸款也有較快增速,去年新增近1000億元,今年一季度增長超過300億元。兩小貸款的收益率和同業相當,隨著規模繼續擴張,將更助於公司提高資產端收益水平。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3年凈利潤511億,同比增長12.8%,對應7.1x13PE/6.1x13PB。

  公司兩小業務較快發展,有助資產端收益能力提高,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利率市場化推進加速。

  寧波銀行(行情,問診):凈息差優勢猶存 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信建投 研究員:楊榮

  事件:公司2012年盈利40.7億元,同比增長25%,符合預期;2013年一季度盈利12.7億,同比增長23%。1季度末,不良率0.83%,資本充足率13.30%,核心資本充足率10.07%,ROE為22.33%,ROA為1.28%。

  簡評:2012年,凈利潤增長25%,符合預期2012年,寧波銀行實現凈利潤40.68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利息凈收入增長35%,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增長37%。

  2012年4季度單季,實現凈利潤7.33億元,同比增長5.27%,凈息差2.91%,環比下降25bp。其中: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到5.82%,環比降22個bp,付息負債成本率提高4.76%,環比提高63個bp;凈利差1.06%,環比下降86個bp。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中,小行的資金成本提高的幅度相對較大,存款成本增幅過大,這進一步拉低了存貸款業務的利差收益。盡管如此,寧波凈息差依然在行業內處於高位。

  2013年1季度,凈利潤增長22.82%,超預期2013年1季度,寧波實現凈利潤12.70億元,同比增22.82%;其中利息凈收入增長32%,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增長43.60%;后者的增速在提高,其收益結構進一步優化,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占比提高到12.23%。

  1季度,凈息差2.79%,環比下降12bp;生息資產收益率環比提高33bp,達到6.15%;付息負債成本率環比提高96bp,達到5.72%;凈利差只有0.43%。1季度,負債端的成本率大幅提高,盡管資產端的收益率也在提高,但是前者增幅高於后者,凈利差下降。

  小行存款端壓力較大。1季度存款增長18%,增速較快,存款快速增長也是負債斷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3年1季度,不良率小幅提高到0.83 13年1季度,不良貸款余額12.8億元,較2012年年末增加1.8元,不良貸率0.83%,環比提高0.07%。2012年經濟增速下行,江浙地區的中小企業盈利狀況惡化並沒有嚴重影響到寧波的資產質量。處於審慎考慮,1季度,計提了2.2億的撥備,撥備覆蓋率達到256%,撥貸比2.12%。

  投資建議:寧波銀行1季度凈利潤增長超預期,主要原因是較高的貸款定價能力導致凈息差優勢始終存在以及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高增長。

  我們預測1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8%,EPS為0.66元,13年PE/PB分別為6.29/1.20。我們維持“增持”評級。

  興業銀行(行情,問診):企金改革 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泰君安 研究員:邱冠華

  本報告導讀:

  興業銀行是銀行股中的成長股,是目前A股最便宜的成長股,增持。

  投資評級:建議堅定看好興業銀行的未來發展前景,它具有中國銀行業不可多得的市場化和創新性的基因,發現和把握機遇能力出眾,將是未來銀行轉型發展中的杰出代表。興業銀行是銀行股中的成長股,是A股最便宜的成長股。預計13/14年凈利潤增長25%/20%,考慮12年送股,EPS2.28/2.73元,BVPS10.80/13.08元,對應13/14年5.37/4.48倍PE,1.13/0.94倍PB,目標價26.23元,增持。

  企金改革的本質首先是一次專業經營能力的升級,其次是一次人性的解放,然后是一次問責機制的加強,再次是一次風險管理的升級,最後是一次盈利模式的升級。

  與眾不同的認識①有人說:“銀行是躺著吃飯,券商是站著吃飯,保險是跑著吃飯。”事實上,銀行躺著就有飯吃的日子正在成為過去,未來的銀行必須跑起來才有飯吃。未來銀行股的投資機會正來自於從躺著吃飯向跑著吃飯轉型,只有那些率先學會跑著吃飯的銀行才有投資機會,而只有那些具有市場化和創新性基因的銀行才有可能學會跑著吃飯,興業銀行正是這樣的杰出代表。

  ②市場曾經給興業銀行貼上“半個地產股”的標簽,如今又貼上了“同業銀行”的標簽。標簽雖有幫助記憶的好處,但也容易掩蓋本質。事實上,從地產戰略到同業戰略的成功,背后反映的恰恰是興業銀行良好的發現機會和把握機會的戰略管理能力,這才是興業能夠始終保持優秀的根本原因。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算真正讀懂興業銀行,才能淡然面對監管變化對興業銀行的短暫沖擊。環境在變、監管在變,但興業銀行市場化和創新性的基因不變。

  ③同業業務也好,零售業務也好,企業金融也罷,只是業務外在表現形式,背后折射出興業銀行的戰略定位更讓人興奮:定位於客戶的“影子CFO”,站在客戶財務總監的角度,以投行化服務思維,綜合運用多種金融牌照,為客戶提供一站式、一攬子金融解決方案,賺取專業服務的收益。

  與前不同的認識①以前,我們對興業銀行的認識基本停留在同業業務上;如今,我們認識到興業銀行不僅同業業務表現出色,它的企業金融業務做的也非常不錯,尤其經過這次改革,業務經營更加專業、員工動力更加充足;②以前,我們以為這次企業金融改革只是一次小修小補的樣板工程;如今,我們發現這是一次戰略清晰、目標明確、設計科學、推進有序的系統性改革,在組織架構、運作機制、作業流程和資源配套方面,都進行了全面調整;③以前,我們以為這更多是針對短期現狀的一次改革;如今,我們意識到這是興業著眼於長遠未來的一次戰略版面。從銀行本源功能出發,確立“四位一體”的營銷作業模式,提高專業經營能力、解放員工的生產力,加快推進融資功能多元化、籌資功能多元化、支付結算現代化和財務收入多元化,以迎接行業市場化、綜合化和國際化大趨勢的重大機遇和挑戰。

  民生銀行:差異化經營奠定長期競爭優勢 強烈推薦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都證券 研究員:鄧婷

  1、民生銀行成立於1996年,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我們將公司的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1)高速擴張階段(2001年-2005年),得益於“超常規發展”戰略推動,公司在規模上取得了遠高於同業的增長;(2)主動調整階段(2006-2008年),這一階段是民生銀行主動放慢發展速度、對前期粗放式的擴張模式進行自我反省、自我調整的階段,在此期間,公司啟動了公司事業部改革;(3)戰略轉型深入階段(2009年至今),在這一階段,新的戰略定位“做民營企業的銀行、小微企業的銀行、高階客戶的銀行”開啟公司“二次騰飛”之路。事業部的運行走上了正軌,其還憑借“商貸通”在零售銀行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2、戰略轉型樹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從09年下半年啟動戰略轉型以來,通過3年多的努力,公司在客戶結構和業務結構調整上都取得了明顯成效。2012年,公司民營企業貸款客戶數及貸款余額分別占對公貸款客戶數的85.05%和貸款余額的61.57%,事業部模式、管家式服務、專業化和綜合化金融服務方案成為公司服務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創新“商貸通”商業模式,公司成功開辟了小微企業的藍海,2012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全行貸款的比重達到23.07%。客戶和業務結構的調整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2010-2012年公司凈利潤的復合增速高達39.2%,凈資產收益率從16.9%提高至23%。“特色銀行、效益銀行”的目標正在實現,公司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正在形成,這些都意味著公司已經具備了應對利率市場化變革和金融脫媒挑戰的實力和基礎。

  3、投資建議:我們預測公司2013、2014年的凈利分別增長16.6%和15.4%,對應EPS為1.54元和1.78元。近期受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張影響,公司股價調整幅度較大,這主要與公司同業資產規模較大有關。公司同業資產負債的期限錯配度較低,短期流動性緊張雖然帶來同業負債成本的上升,但同業資產的重臵也很快,所以這不會對公司的利差以及盈利帶來太大的負面沖擊,對總體營業收入的影響也非常小。同業業務並不是公司核心業務,公司通過戰略轉型所樹立起來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才是決定公司投資價值的根本所在。目前公司股價已經較前期高點跌去27%,目前股價對應13、14年的PE分別為5.55倍和4.81倍,對應13年的PB為1.16倍。我們認為公司作為銀行業差異化經營的標桿應該享有估值溢價。我們按照7倍PE以及1.5倍PB對公司進行估值,公司的合理價格為11元。維持強烈推薦—A的評級。

  平安銀行(行情,問診):資產質量仍有一定壓力 買入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瑞銀證券 研究員:孫旭

  1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業績增速有所放緩平安銀行1季度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12%。1季度公司總資產較年初增長12.7%,存、貸款分別增長4.2%和4.7%;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長9%,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25%;成本收入比38.7%;信貸成本同比提升14bp至0.58%。期末撥貸比1.78%,撥備覆蓋率183%。核心/總資本充足率回落至8.25%/10.17%,或部分源於新資本協議實施帶來的負面沖擊。

  凈息差環比回落12bp,存款增長有所改善公司1季度同業資產環比增長35%,利差環比縮窄16bp至0.71%,使凈息差環比縮窄至2.18%;而存貸利差僅環比回落3bp,受降息重定價影響存貸利率分別環比回落7bp和10bp。同時公司存款增長改善,日均存款環比增長6%,其中對公存款環比增長9%,活期存款占比環比提升1ppt至30%;我們認為這或得益於綜合金融逐步推進以及去年底以來加大存款差別定價力度。

  逾期貸款環比繼續反彈,預計資產質量仍有一定壓力1季度不良余額環比增長7%,不良率環比上升3bp至0.98%。而逾期貸款較年初增長31%,逾期90天以內貸款增長35%,整體逾期占比較年初提升52bp至2.54%。我們認為目前公司資產質量壓力仍集中在以溫州、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不良率環比升16bp),預計二季度不良率仍面臨繼續反彈壓力。

  估值: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26.33元(股權成本12%)目標價26.33元是基於DDM模型得出。我們仍看好公司長期發展潛力,但提示投資者注意短期協同及轉型效應顯現或慢於預期的風險。

  方正證券:收購正當時 買入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海通證券 研究員:魏濤 劉義

  事件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23.32億元,同比增長36.4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2億元,同比增長118.83%;每股收益0.09元;期末每股凈資產2.37元。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37元(含稅)。

  201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3億元,同比增長34.7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3億元,同比增長58.38%;每股收益0.05元。

  以現金35,971.50萬元收購北京中期期貨60%的股權,同時作為存續公司吸收合並方正期貨,新主體更名為方正中期期貨。吸收合並后,公司持有方正中期75.62%的股份。

  簡評經紀業務穩定2012年,公司經紀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同比下降19.89%。

  全年股基市場份額為1.85%,與2011年相比顯著上升(2011年為1.74%);經紀業務傭金率為0.77‰,較2011年的0.76‰有所回升。今年一季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3.22億元,同比增長37.39%,一季度股基市場份額1.82%,經紀業務傭金率0.78‰,基本保持穩定。

  融資融券快速增長截至2012年末,公司融資融券余額為19.55億元,是2011年的2.22倍,行業排名第13位。今年一季度末,融資融券余額為35.88億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自營業務彈性大2012年,公司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合計3.35億元,但剔除對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后,僅有0.52億元,明顯少於同檔次券商。公司自營盤中,權益投資占比相對較高,因此收入波動較大。今年一季度,剔除對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后,公司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合計1.01億元,同比增長448%,原因也在於此。

  投行業務持續增長2012年,公司投行業務收入2.06億元,增長16.17%。今年一季度,公司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2850萬元,同比增長142%,繼續保持良好勢頭。根據wind統計,今年一季度,公司共完成增發項目1單,債券承銷5單,而去年同期僅完成債券承銷1單。

  會計政策調整影響大2012年,公司持有的盛京銀行股權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導致投資收益及凈利潤大幅增長。我們測算,如剔除這一因素,2012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5億元,增長約36.21%。

  期貨業務上新臺階今年是期貨業大發展的一年,國債期貨、原油期貨都將推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擁有方正中期75.62%股權,提升了公司期貨業務的競爭力。方正中期的規模較方正期貨有較大提高,結合了方正期貨和北京中期二者的競爭優勢,在網點、業務上形成了良好的互補,並且能夠和方正證券其他業務形成協同效應,有效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中信建投觀點自我們一月份在市場中首先推薦方正證券以來(詳見深度報告《受益制度變革最大紅利,收購觸發再融資可能》),公司漲幅已經超過50%。近期,由於小非減持,公司股價面臨一定壓力,但我們依然看好公司中長期發展趨勢,主要理由有三點:一是公司激勵機制好;二是具有再融資需求;三是外延式發展,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維持“買入”評級,強烈推薦!

  海通證券:保增長資本中介業務添彩 買入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德邦證券 研究員:夏根大

  投資要點:

  證券行業盈利長期驅動因素在於“資金+杠桿”,資本中介業務將成為行業新格局形成關鍵。凈利潤下滑、杠桿低下導致周期見底,證券行業長期驅動因素落在“資金”和“杠桿”兩個核心因素上,證券公司由“一般中介”轉變為“資本中介”,資金業務將成為形成行業新競爭格局形成的關鍵。

  海通證券牌照齊全、業務模塊清晰,資本中介業務將成為增長引擎。海通證券頻道、資本中介、投資三大業務模塊清晰,資本中介業務的重點投入將貢獻公司2013年及以后整體業績增長。我們預計未來2年海通證券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將分別達20.5%/27.7%、30.6%/31.3%,ROE將提升至6.62%/8.19%,2013年為公司業績拐點確定性較強。

  海通證券結構均衡、優勢盡顯,穩定收益成就周期波動中優質投資標的。海通證券低經紀業務占比、穩健的投資風格和投行業務中再融資、固定收益業務的突破,力保其經營業績在周期波動中維持穩健,使得公司成為抗周期波動的優質投資品種。

  業務擴張中融資需求旺盛,2013年總杠桿率可提高至4.2倍。公司對資本需求較低的傳統頻道業務占比低,迅速擴張的資本中介和投資業務對資金需求旺盛。隨著公司約定購回、轉融通等業務規模的擴大,回購和對證金公司的負債將有所提升,此外公司為支援資金業務發展和日常運營需求彌補資金缺口,2012年剛進行H股融資的海通證券進行債務融資的可能性較大,預計2013年公司內部杠桿可達到2.3倍。

  另外,公司亦通過公募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產業投資基金及發行OTC柜臺交易產品管理外部客戶資產等途徑獲得杠桿,外部杠桿可達1.9倍,總杠桿率將提升至4.2倍。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和同類上市公司比較,前期相對低盈利水平使得海通證券估值處於行業低位,隨著資本中介業務的高速增長、資金收益情況的改善以及杠桿的逐漸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將得到改善,隨之而來的將是公司市場估值中樞的上移。

  結合相對估值法和分部估值法,給予海通證券2013年目標價13.50元/股,當前價格11.25元/股,目標價尚且具有20%的上漲空間,重申海通證券“買入”評級。

  東北證券:關注定增后創新業務落地 謹慎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泰君安 研究員:趙湘懷

  本報告導讀:

  預計13年傭金率下滑風險較大,自營業務收入波動減小,投行業務將保持繼續增長,融資融券業務進展順利,維持“謹慎增持”評級。

  投資要點:

  2012年東北證券營業收入12.0億元,同比增加48%,凈利潤1.51億元,扭虧為盈,基本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期。2012年公司經紀、資管收入同比下降28%和26%,投行和自營業務同比大幅增長375%和261%。費用率從115%下降至83%,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13年傭金率下滑風險較大。公司經紀業務份額穩步上升,從2012年1月0.68%上升至2013年2月的0.75%。但2012年公司凈傭金率為0.106%,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我們認為非現場開戶、分支機構設立放開等政策將對公司傭金率產生負面影響。

  投資交易趨向謹慎,預計未來自營業績波動減小。2012年公司權益類投資比例由35%降低至8%,債券類比例由0%提升至76%,自營投資收益率由-12.6%提升至3.9%。目前集合理財產品存續6支,比年末增加1只,我們認為自營和資管業務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投行業務有望繼續增長。2012年公司股權融資4家、債券融資3家,收入同比增加375%,在股權融資額同比下滑39%的背景下表現較為優異。目前公司報審家數7家、過會待發2家,我們預計東北證券投行業務收入有望保持上升態勢。

  增發成功利於創新業務發展。公司2012年定增募集資金40億元,現已獲得融資融券、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等創新業務資格。融資融券業務推進順利,截至2013年2月末市場份額0.45%,高於國金、西部、山西同類券商,但其他創新業務落地仍需時日。

  維持對東北證券“謹慎增持”評級,目標價18元。我們預計2013-15年EPS分別為0.19/0.24/0.29元。

  廣發證券:投行業務逆市增長 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信建投 研究員:魏濤 劉義

  事件公司發布2012年年報和2013年一季報,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69.71億元,同比增長17.2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91億元,同比增長6.19%;每股收益0.37元;期末每股凈資產5.58元。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0元(含稅)。

  201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96億元,同比增長5.9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1億元,同比增長4.48%;每股收益0.11元。

  簡評經紀業務穩定2012年,公司經紀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1.81億元,同比下降27.24%。全年股基市場份額為4.04%,與2011年相比小幅下降(2011年為4.08%);經紀業務傭金率為0.89‰,較2011年的0.88‰有所回升。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融資融券余額為51.89億元,同比增長94.19%,市場占有率為5.79%,行業排名第七位。

  大買方業務收益豐厚2012年,公司大買方業務合計實現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6.73億元,同比增長815.28%。在固定收益投資領域,2012年公司取得優秀的業績。主要來自對公司債券和企業債券的規則投資收益。在權益投資領域,2012年公司權益投資也取得了優良的業績。另外,在運用股指期貨套保、量化股票池建設、融券賣空探索等創新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投行業務逆市增長2012年,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板塊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61億元,同比增長21.79%。完成股權融資項目16家,列行業第3位。

  中信建投觀點公司經紀業務基礎牢固,投行、資管、兩融等各項業務發展均衡,並保持一定的增長水平,維持“增持”評級。

  國金證券行情問診):定增之后故事繼續 謹慎增持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國泰君安 研究員:趙湘懷

  本報告導讀:

  公司投行機制靈活,收入彈性較大。未來將加快網點版面,以資管業務為重點突破。

  公司全牌照版面基本搭建完成,定增后資本實力顯著增強,上調至“謹慎增持”評級。

  投資要點:

  上調至“謹慎增持”評級,目標價15.6元。公司完成定增后資本實力顯著增強,資金將主要用於網點擴張、承銷、研究和資管業務。全牌照版面已基本搭建完成,我們期待創新業務形成新的增長點。

  投行機制靈活,收入彈性較大。公司是最早進行保代薪酬市場化改革的券商之一,12年末擁有保代58人,居行業第12位。由於加大了項目儲備和已有客戶持續服務,12年投行收入逆勢增長55%,貢獻度25%,在已公布年報的16家券商中名列第2。公司股票承銷實力相對較強,12年規模排名第12位,遠高於營業收入30-40名的水平。未來將繼續做大並購和債券承銷業務,實現盈利渠道多元化。

  加快經紀業務網點版面,以研究驅動轉型。公司的民企背景使其在前幾年備受監管層冷遇,獲批經紀網點極少。目前共有經紀網點27家,其中20家位於四川境內,網點擴張已啟動,我們預計可能會在川內和中西部地區新增網點。12年凈傭金率0.100%,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下滑可能性較大。公司研究實力較強,07-12年連續6年名列新財富“本土最佳研究團隊”前十名,12年基金傭金分倉收入排名第15位,經紀傭金貢獻25%。公司未來將開發、引進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側重發展投資咨詢和融資融券等高附加值業務。

  自營投資能力不俗,資管開局良好。盡管公司僅將自營定位於經紀、投行和資管主營業務之后的“重要補充業務”,但12年收益率高達11%,在已公布年報的16家券商中排名首位。公司直到12年7月才獲得資管業務資格,目前僅發行了3只產品,但其中“慧泉專享1號”和“慧泉對沖1號”今年以來的回報都高達11%以上,同類排名前10%。資管業務將以量化對沖產品為主線,做大主動管理規模。

  長江證券:兩融業務進展迅猛 買入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廣發證券 研究員:李聰 張黎 曹恒乾

  業績:綜合收益高增歸於自營貢獻從13Q1證券行業經營環境來看,盡管行業景氣度仍處於低位,但整體而言要稍好於12Q1水平,主要歸於13Q1經紀業務市場環境好於12Q1同期,13Q1日均股票成交金額1995億元,同比增長31%。

  從13Q1公司經營數據來看,長江證券歸屬母公司綜合收益、凈利潤分別為3.6億元、3.1億元,分別同比64%、73%,每股綜合收益、凈利潤分別為0.15元、0.13元,13Q1綜合收益大幅增長主因歸於自營業務收入變動影響。

  根據對13Q1綜合收益變動的歸因分析,正面影響較大的是自營收入、經紀收入的變動,負面影響較大的是業務及管理費用。

  收入端:傳統業務紛紛向好,兩融業務進展迅猛1)自營:收入增長預計歸於債券市場貢獻。13Q1自營業務收入3.8億元(含浮盈虧),同比增長57%。13Q1自營資產總收益率為3.2%(未年化)。

  截止13Q1末,公司自營資產總額105.7億元,按照2012年末自營資產設定比例,權益類(不含長期股權投資)、固定收益類、其他資產占比分別為16%、80%、5%,主要以固定收益類為主。由此預測公司13Q1自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債券市場貢獻。

  2)經紀:份額提升,傭金率下滑趨緩。13Q1經紀業務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27%,主要歸於13Q1日均股票成交金額1995億元同比31%的積極影響。除此之外,13Q1公司經紀市場份額達到1.85%,同比增長3%。;13Q1公司股票交易傭金率0.070%,同比下滑6%,下滑幅度趨緩。

  3)投行:收入增長歸於較低基數。13Q1投行收入0.26億元,同比增長35%,主要歸於12Q1的較低基數,12Q1投行收入僅占2012年全年的11%。

  4)創新業務:兩融業務進展迅猛。13Q1公司融資融券余額32.6億元,同比增240%,主因歸於12年末、13年初股指反彈導致客戶融資需求增加。

  13Q1公司兩融份額達2.0%,同業排名第15位,公司已獲得轉融通試點資格。2012年末公司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業務余額為1.8億元,市場份額3.01%,排名位居行業前列。公司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回購交易量784.4億元,產品保有量2.3億元,實現收入0.39億元。截止13Q1末,公司並表自有閑余資金仍高達24.9億元,隨著以上諸多類貸款業務的快速推進,公司閑余資金將逐步轉化為盈利。

  成本端:成本增長大幅低於收入增長長江證券13Q1業務及管理費3.7億元,同比上升14%。考慮到該表現是在新營業收入大幅增39%的背景下實現的,成本控制仍然較為出色。

  投資建議:維持“買入”評級行業層面,我們繼續看好“輕資產”轉向“重資產“模式下,類貸款業務對閑余資金消化以及杠桿化所帶來的roe提升。公司層面,長江證券固定收益類業務、類貸款業務扎實推進,閑余資金較多,未來roe有望逐漸提升。預計長江證券2013-14年每股綜合收益為0.43、0.51元,2013年末BVPS為5.46元,對應2013-14年PE為22、19倍,13年期末PB為1.75倍,估值處於同業較低水平,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政策變化,券商牌照放開,傭金下行壓力,板塊股票供給增加,大小非減持等。

  西部證券:傳統業務向創新業務轉化 謹慎推薦評級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北證券 研究員:趙新安

  報告摘要:

  2012年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7.93億元,同比減少23.22%,實現凈利潤1.19億元,同比減少46.7%;期末凈資產為44.56億元,凈資本為40.42億元。2012年,經紀業務占比為71.98%;證券自營業務占比為13.16%;資產管理業務占比為0.61%;融資融券業務占比為0.35%。

  2012年公司經紀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7,075.68萬元,較上年減少26.37%。2012年公司經紀業務客戶總資產660.95億元,較上年末上升了1.80%;公司A股、基金累計交易量3452.48億元,較上年末下降了28.69%。

  2012年受證監會減緩IPO發行及審核速度影響,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大幅度下降,2012年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251.00萬元,比上年減少74.34%。

  2012年公司自營投資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435.83萬元,比上年減少19.98%。

  2012年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81.02萬元,比上減少26.63%。

  2012年公司實現融資融券業務收入275.09萬元,利潤總額56.90萬元。

  預計2013年公司實現每股收益0.20元,給予謹慎推薦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股票市場的波動影響公司的業績進而影響公司的股價。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ndycrush 的頭像
    candycrush

    聶小倩電視劇 , 聶小倩 陳庭妮 , 聶小倩 中視 , 聶小倩線上看 , 聶小倩 陳庭妮線上看 , 聶小倩電視劇線上看 , 搶救21克的愛情 , 莫子儀 , 聶小倩 陳庭妮第一集 , 陳庭妮 , 聶小倩 中視線上看

    candycru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