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UDN聯合書報攤-財經股市
聯合書報攤-財經股市:收羅理財周刊、今周刊、財訊、Smart智富、財富人生等雜誌精選內容,提供最新股市分析、產業動態、理財資訊等,是您掌握經貿趨勢與聰明投資理財的好幫手。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搞文創 是國家的一個大騙局
Oct 16th 2013, 01:59

【撰文/楊婷婷】

當全國都在為小鴨來台鼓舞叫好的同時,此舉正狠狠甩了近年台灣力推的文化創意產業一巴掌;推動文創產業近十一年,也是時候該好好檢討其效益,否則光喊著年產值約新台幣六千多億,人民卻很無感,恐怕也只是黃粱一夢。

黃色小鴨大展文創力 龍應台慚愧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總顧問張光民表示,沒有產業基地很難產業化,應給表演藝術團體屬於自己真正的舞台。(魏嘉儀/攝影)
台灣掀起黃色小鴨熱潮,不僅吸引百萬人次的觀光人潮,各式各樣的周邊商品也賣到翻掉,創意與商機應運而生,整個台灣似乎都因這隻小鴨而動起來了!一場搶鴨大戰在各縣市間開始廝殺爭奪,也暴露出政府單位欠缺創意又想「撿便宜」追求政績的心態。

有人會好奇,「不過就是一隻陪小朋友洗澎澎的塑膠鴨子,為何會有如此大的魅力?」的確,霍夫曼不是黃色小鴨的原創者,但他把小鴨變成了巨大、並且在各個港口中優游地展出,從材質布料的選擇、充氣方法到維持浮水平衡力等技術,卻是來自他的創意,再冠上傳遞愛與和平信念的包裝,可說是全世界都買單。

即便小鴨很多人都會製造,但這個巨鴨獨門生意卻只屬於霍夫曼,從日常生活裡一件平凡的小東西做發想,結合美學與科技,就能製造超過好幾千倍的利潤。連文化部長龍應台看到小鴨的巨大成功也不禁感嘆:「身為文化部長不免慚愧,」心想假如黃色小鴨創意是來自台灣人的創作「該有多好」。

國外把黃色小鴨搞興盛,台灣就跟著風潮走,搞半天還是和二十年前看到外國東西一來就跟著哈一樣,變成了至今的文創結果。「台灣的文創產業到底在哪裡,起來到哪裡?」小鴨是現成的成品,能最快引起熱潮,但也很快就退潮,如同葡式蛋塔旋風,「熱鬧有餘,煙硝滿天」,煙硝內沒實體,完了就雲散。

產值倒退嚕 政府憑什麼繪製神話大餅?

二○○二年,政府開始推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計畫」,預期二○一三年媒體總產值成長二○%以上,海外的獲利更提高三倍以上。這股被視為第四波經濟動力的概念,目的是期待透過文化創意產業之開拓,結合人文與經濟,發展出兼顧文化積累與經濟效益的產業。

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教授李天鐸怒批:「推動十一年,文創發展就是一團混亂!」以六大旗艦計畫中最具產業實質的音樂產業為例,產值一路下滑,之前高達百億的產值,至今連十億都不到。二○一○年台灣音樂實體銷售總額僅剩全盛時期的一二%,兩年後更只有七%,四大龍頭音樂公司,也早已將重心移向深不見底的大陸市場。

紅及一時,青春記憶根植於台灣的小虎隊,多年後第一次「合體」,舞台竟不是台灣,而是對岸中央電視的春節晚會。之後他們是否每年都會再合體演出,持續成為大陸的話題。台灣音樂產業產值下降不說,居然連文化記憶都可以移民他鄉,落地開花,李天鐸嘆:「真叫人洩氣」!

又拿電視內容產業與電影產業來說,台灣早期製有包青天等劇,是一大影劇輸出國,現在一年僅剩約五個較有名氣的小偶像劇,對照十一年前,台灣的戲劇還有什麼?大家都說「國片起來了」,但實情是因為瘋狂投錢的人變多,而一年大約僅三至四部電影是真正有收益,可以賺到錢的。

政府四年內投入三百億元推動電視、電影、流行音樂、工藝、設計與數位內容六大旗艦計畫,並提撥兩百億元成立「文化創投基金」,預計創造一兆的產值與二十萬人的就業機會;同時,根據「二○一一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文創產業已創下六千億元的產值,經建會指出,顯見政府在推動文創產業上已有顯著成效。

李天鐸問:「這些產值是如何統計而來?」美國電影國內一年票房一百億美金,剛好與政府號稱台灣每年文創營收產值有三千億元相同,但美國電影產值打遍全世界,台灣的三千億價值跑哪去了?既然產值那麼高,為何人民都無感?弄了一些文創園區,「不過就是把展場整理得更好而已」,都應屬於都市改造計畫。

當記者向文化部提出台灣文創發展之瓶頸及未來檢討時,所得到的回應是司長已有行程及抽不出時間等推託,但提到十一月下旬將舉辦的文博會,態度卻非常地積極,不禁令人感嘆,官員若僅追求政績,不肯為台灣文化做真心的付出,想從科技代工轉向以文化獲利,可能遙遙無期。

百億補助金如撒大海 台灣文化核心在哪?

「我們的戲劇、表演藝術等演出從來就沒有自主過,哪一項不需要政府補助?」至今連林懷民都在拿政府的錢,說這叫「文創產業發展」,李天鐸並不贊成。補助至今,早已失去社會的公益性、合理性,納稅人的錢如同撒向大海,不曾見政府檢討成效,又該如何對人民交代?

他認同補助文創產業政策,但林懷民已拿了政府二十年的補助金,也該回饋台灣社會,每次演出卻都理所當然地向政府伸手要錢,李天鐸比喻:「就像六十歲的老公公回家還向八十歲的老爹討錢,」是一件非常令人無法接受的事。

立法院編列預算,行政院核准,監察院也不追究,中華民國下面充滿著無數這樣的案子,「夢想家事件」就是最明顯的案例。煙火放完,兩億元就過去了,也許一切都合法,但沒有人去追究政府為什麼會做這種決策,效益又在哪?只求績效化不顧慮是否有永續性,文化創意產業不會做的好。

若要冠上「文創產業」之名,以經濟產業觀點來看,其產值為何?政府目標推動不清,所標榜十五項文創產業別都是憑空在評比,李天鐸說,其實台灣根本還停留在「文化建設階段」,還不到可以做文創產業層次。再者,要發展文創,台灣有什麼文化創意的原物料或是素材?這是台灣人目前都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總顧問張光民表示,因為台灣的國情,政府想發展的產業範疇越拉越大,雖想顧及每個面向,但效果比較難呈現,如果可以去掉某幾項,聚焦發展項目帶頭做典範,效果自然會出來。

台灣在國際上拼命得獎,但市場上知名的品牌商品哪一樣出自台灣創作之手?iPhone?hTC?全都不是。我們看到的是禮盒變得更漂亮、手繪作品更精緻,但這些都是農業時期就有的內容,只是隨著時代進步演進罷了。小吃仍僅停於「平價美食」,卻無發展出菜系文化,這就是所有的台灣文化,非常窄小。

台灣文創要拿什麼與國際市場拼?

既然談產業,市場設定在哪裡?國內目前沒有什麼文創公司,就連頂尖的林懷民、魏德聖也還是屬於工作室,台灣若想以工作室拓展海外市場,根本沒法競爭發展。「文創從經營策略到組織,一個公司組織結構或市場行銷企劃策略都沒有,要拿什麼與國際市場打?這場荒謬劇還要演多久?」李天鐸問道。

對現今在設計方面仍懷抱許多理想與熱情的莘莘學子們,李天鐸說:「叫他們去流落街頭吧!畫畫小筆記本也許還能闖出自己的路。」但創意這塊真的能不能夠讓他們吃得飽,生活得下去?大家都很迷惘。十幾年前情況是如此,而今也是如此,政府似乎一直在空轉。

韓國重點發展「影視、電玩」進軍國際,單單《大長今》周邊經濟效益就超過了台幣九百億元;日本鎖定文化產業發展目標,以「動漫」帶動周邊經濟,廣義的動漫產業早已占GDP超過一○%;英國創意產業不但僅次於金融業,就業人口還是第一大,創一年超過約新台幣一千七百億的產值,居全球之冠。

從國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振興國內經濟的例子,我們看到了什麼啟示?過去,台灣文創產業政策推動,將重心放在由上而下,以政府拔尖推動的力量,但張光民建議台北市長郝龍斌,應由下而上,推動創意產業,將政策融入設計概念,落實於社會群眾,讓市民感受到設計帶來的改變,在這樣的概念推動下,台北市今年成功地申辦到二○一六世界設計之都。

張光民說:「沒有產業基地很難產業化,」政府應依據表演團體的級別建立基地,平日可以做排演或小型演出,給它們屬於自己真正的舞台,不僅能讓更多民眾認識台灣文化,產業也得以自給自足,價值才能隨之延伸出來。

台灣文創產業喊的響亮,實際的作為與成效又可曾被好好地檢視過?李國修的戲劇、林懷民的舞蹈有興趣者不多,更何況法藍瓷和琉璃,可能僅是上等人士的愛好,升斗小民碰觸過的也不多,但黃色小鴨一來,大家歡欣鼓舞,睜眼見證,它所發揮的文創軟實力與療癒經濟學,給台灣重重敲了一記悶棒。

【完整內容請見《卓越》月刊2013年10月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ndycrush 的頭像
    candycrush

    聶小倩電視劇 , 聶小倩 陳庭妮 , 聶小倩 中視 , 聶小倩線上看 , 聶小倩 陳庭妮線上看 , 聶小倩電視劇線上看 , 搶救21克的愛情 , 莫子儀 , 聶小倩 陳庭妮第一集 , 陳庭妮 , 聶小倩 中視線上看

    candycru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